红四方面军是鄂豫皖苏区的重要部队专业实盘配资,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。在其鼎盛时期,红四方面军下辖三支军队——第4军、第25军和第9军,战斗总兵力曾达到惊人的4.5万人。
自1932年7月起,蒋介石派遣了30万大军对鄂豫皖苏区展开了猛烈的围剿,面对如此庞大的军事压力,红四方面军经过短暂的战略评估,最终决定放弃原有阵地,果断向西发动长征,寻求新的革命根据地。
1932年10月,红四方面军沿着平汉铁路西进,途经陕南地区的城固西,翻越了险峻的巴山,到了同年12月底,终于抵达川北的通江,成功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。此时,红四方面军虽然仅辖四个师,兵力大约为1.5万人,但其势力和影响力却发生了深远的变化。
毛主席在其著名的文章中曾提到:“长征是宣言书,长征是宣传队,长征是播种机。”可以说,到达川陕的这四个师犹如希望的种子,在经过半年的悉心培育后,竟然迅速扩编发展成为五个军队,总兵力激增至8万人,展现出不可小觑的力量和生机。
展开剩余70%接下来,老丁叔将和大家聊一聊,当时这四个“种子”师的师长们分别是谁,以及他们的命运如何。首先,王宏坤,湖北麻城人,出生于1909年,早年参与了麻城起义。1929年他加入了红军,曾担任红4军第10师第28团的副营长,第10师第30团的团长,如今已升任第10师的师长。在红四方面军抵达川陕后,他的带领下,第10师被扩编为第4军,而王宏坤也光荣地出任了军长。
倪志亮则来自北方的北京,出生于1900年,早年曾在皖系军队服役,后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,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于1928年参加红军,历任红1军第1师第3团团长、红4军第10师师长及红4军第11师师长。随着第11师的扩编,倪志亮被提升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参谋长,并担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司令部的参谋长,而第30军的军长则是余天云。
旷继勋出生于1897年的贵州思南,早年在川军服役,1926年加入共产党,历任川军江防军第7混成旅旅长。1929年,他带领全旅起义,成立了红军四川第一路军,担任总指挥。1930年,他被调往洪湖根据地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,先后担任红6军、红4军和红25军的军长。在西征川陕时期,他担任第四方面军第12师的师长。不幸的是,旷继勋在红12师扩编为第9军之前,被张某以“国民党改组派”和“右派”等罪名逮捕并秘密处决,年仅36岁,直到1937年才得以平反,而第9军的军长由何畏接替。
王树声与王宏坤同为湖北麻城人,生于1905年,1926年加入共产党,并参与了麻城起义。王树声曾任红11军第31师第1大队(第91团)的党代表、红4军第10师第30团团长、红11师副师长兼第33团团长,以及红4军第11师的师长。在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期间,他调任红25军第73师的师长。1933年7月,红73师扩编为第31军,王树声也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兼第31军的军长。
在上述四个“种子”师的师长中,除了遭受迫害而英年早逝的旷继勋之外,倪志亮获得了中将军衔专业实盘配资,王宏坤则荣升为上将军衔,而王树声被授予大将军衔,这些成就都令人敬佩不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